“二十三,糖瓜粘;二十四,扫房子……”每当这首熟悉的过年民谣响起,就意味着春节——这个中华儿女心中最重要的节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。家家户户置办年货、张灯结彩,浓浓的年节气氛在大街小巷弥漫开来……
2023年1月14日,农历腊月二十三,是我国传统的北方“小年”。为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多种文化“年货”,在浓浓的“年味”中,与观众共迎“癸卯”兔年的到来。
馆里准备了节日氛围满满的文化“年货”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“百福纳祥”活动——书法家写福字和春联了。一大早,在中央大厅5米高的灯彩《兔吉祥》附近,工作人员们铺好红纸、备好笔墨,为活动做着最后的准备。上午10点整,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携书法家骆芃芃、徐福山、李一、赵鹏辉等,为早已排队等候在这里的观众现场书写“福”字,送上这份颇具文化气息的年货。
韩子勇馆长现场书写“福”字
还有几位幸运观众抽到大奖——书法家现场手写的新春对联。观众龙先生带着还在上学的女儿前来,幸运地收获了徐福山先生亲笔题写的春联。龙先生说,自己一直很关注馆里,知道每逢传统节日,馆里总会举办各种活动,没想到今天真能有幸获奖。他的女儿在一旁手持横批,兴高采烈地说,“来的路上就希望能抽中一幅春联,现在梦想成真了特别高兴,等回家就要把这幅春联贴在大门上”。
不一会儿,从馆内的多功能厅传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。这是馆里为观众准备的又一文化“年货”——联合中国煤矿文工团共同推出的“艺海拾遗”系列非遗展演之“小年专场”。本场活动由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王玥波担任导赏人,演员们为观众表演了快板书、民乐、相声等节目,唢呐、空竹、打击乐等也将活动推向一个又一个小高潮,让观众感受到洋溢在博物馆里的“年味”。
馆内的多个展览,也是文化“年货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当天,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年度成果展“文化之美•绣色可观”与观众见面,在寒冷的北方冬日,带来丝缕南国的丽色。除此之外,2023年元旦推出的系列新展“祭如在——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明清祖容像展”、“影戏人间:陕西非遗皮影展”、“松纳柴器——景德镇陶瓷柴窑烧造技艺展”和“天地人文——刘恒甫公共艺术个展”,以及“中华瑰宝”系列展览中的“丝路丹青”、“藉器传文”和“太行之魂”展览也正在展出中。1月5日揭幕的主题邮局面对观众开放,也吸引不少市民参观打卡,一同品味新年文化大餐。
夜晚,华灯初上。馆内的又一项文化“年货”——“张灯结彩过兔年”新春灯彩会拉开序幕。这里汇聚了北京、山西、浙江、四川、福建、安徽等地的部分国家级及省、市、县级非遗花灯灯彩项目,一只“坐”在星空宇宙中的“兔子”,更是成了今晚的明星,吸引不少观众前来打卡。大家在五光十色的绚烂灯光中,一同祈福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,人民生活幸福、美满安康。
“张灯结彩过兔年”新春灯彩会现场
“四季周而复始,新年万象更新”。新时代我们奋步向前,新征程我们不歇歌行,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继续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,积极践行文化自信自强。